“生下孩子只是人生曆練的開始團購美食,做好一個母親,也許是更大的命題。”《舌尖上的中國二•家常》中,媳婦初爲人母後,婆婆用一碗豬腳姜爲新媽媽補身,也表達迎接新生命的喜悅。姜醋又名豬腳姜、姜醋蛋,在廣東,姜醋是産婦的進補食材,而添丁請親友食姜醋,“好酸(好孫)”圖吉利也是流傳至今的習俗。

 

  在石岐老城區,有一家老字號姜醋店,因保留著石岐人家的傳統味道而遠近聞名。店主霞姐年過半百,是土生土長的中山人,大半的生活都在守著爐火,用陶罐慢炖著姜醋,熬煮她的人生味道。

 

  在廣東,坐月子要吃豬腳姜,這是一種風俗。以前煲豬腳姜是由家婆煲的,希望別人吃了之後會說一句“好酸呀(好孫呀)”,這是個好意頭。

 

  在石岐老城區,有一家小店,隔10多米,就能聞到一股酸中帶甜,甜中有辣的獨特味道,這便是老中山人所熟知的姜醋。

 

  店鋪不足10平方米,十分簡陋,還維持著十多年前霞姐剛開業的布置,只是褒豬腳姜的陶罐換了幾茬,陶罐裏的姜醋,還依然保持著老味道。

 

  霞姐是土生土長的中山人,褒的姜醋,豬腳肥而不膩,酸甜爽滑,在老石岐人中極有口碑,常有回鄉探親的港澳同胞,特地尋來,只爲品嘗舌尖上的“鄉愁”。

 

  傳統味道曆久彌新

 

  傳統豬腳姜的食材十分簡單,傳統做法是用一個大肚子瓦煲,裝下七八斤黑醋、四五斤老姜、三四斤豬腳、十只八只雞蛋,每天大火熬上幾個小時。如今,豬腳姜已走出深閨,成爲平日常見的小吃。

 

  隨著新中山人的到來,以及與相鄰城市間的文化交流、融合,姜醋的做法也不斷推陳出新。近年霞姐試驗用“冬姜”,煲煮之後風幹,切片後可做零食。爲了適應更多人的口味,她還嘗試加台中豬腳入大腸、蘿蔔等食材,並添加當歸、黃芪等中藥,味道更豐富,食客的選擇也更多。

 

  滷味霞姐也嘗試過用其他地方的醋,比如廣州的醋,與中山的老姜,碰撞出不同的酸度、甜度。在廣州,某廠生産的糯米甜醋是煲煮豬腳姜的調料,熬煮出的醬醋和中山傳統味道略有不同。

 

  食姜醋融入中山文化

 

  如今,許多外省人來到中山,要融入這個南方的社會,首先須適應這裏的習俗,飲食文化是必不可少。

 

  在霞姐的店子裏,江西小夥小湯的妻子剛剛誕下女兒,他特地繞路過來買姜醋。“在中國其他地方,姜多數時候只是一種配料。南方人在吃上做足了功夫。”他感歎道。

 

 雞腳凍 小湯的妻子是湖北人,來中山之後,愛上這種南方味道。老中山人愛養生,民間認爲豬腳姜有活血祛風、增強食欲、補鈣養顔、暖胃益中的作用。

 

  “家裏不會做,從生小孩前到現在,我隔三差五給她買。”小湯拎著幾斤姜醋,臉上洋溢著初爲滷味人父的喜悅。

 

  光顧霞姐的外地人這兩年越來越多。東區的徐小姐第一次吃到豬腳姜是同事添丁的時候,一罐烏黑潤澤的姜醋,令整個辦公室彌漫著酸、甜、辣融合的獨特香味。

 

  “沒想到姜還能變主料。”長江邊長大的徐小姐感到十分新奇。新爸爸逐一分予同事員林名產食用,老同事順便介紹“湊仔經”,年輕的未婚者也偷師,細聲講,大聲笑。

 

  姜醋只是中山美食的一種,隨著城市的傳統文化不斷提升,並與新中山人所帶來的文化的碰撞與融合,它將傳得更遠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banjia4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